LCD液晶屏報價自十月底開始走低后,一路下探,甚至有些尺寸在今年三月份將會下探到現金成本。隨著lcd生產廠產能的持續開出,未來供給量大增,lcd價格未來走勢不容樂觀。
2019年隨著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新的生產線的投產,全球lcd顯示屏供給量在目前基礎上還要繼續增加。lcd顯示屏供過于求的情況下,lcd顯示屏廠明年報價將面臨更大壓力,營運日趨辛苦。
第3季lcd顯示屏報價上漲主要由于受備料旺季及上游部份零組件缺料影響,價格出現近期難得一見的短暫反彈,從8月一路彈升到10月,但隨后進入lcd顯示屏行業淡季,加上目前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因素影響,市場對接下來的看法普遍以保守看待。
同時,2018年全球lcd顯示屏需求面積成長率高達7.3%,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期,2019年lcd顯示屏需求面積約2.28億平方米,年成長率減至6.4%,這也是近4年來首次出現需求年成長率下滑。
但lcd顯示屏供給成長率高達11%,2019年市場將嚴重供過于求。預期lcd顯示屏出貨面積成長率在未來4年會逐年下滑,估計2021年只有1.3%的成長率。
其中,小尺寸lcd顯示屏報價經過8、9月短暫回升后,10月報價開始回跌向下,未來在全球車用lcd顯示屏需求成長減緩下,預估7寸車用lcd顯示屏價格將維持緩跌,手機用LCD面板報價也將面臨較大的跌價壓力,預估明年仍有雙位數的跌幅。
中尺寸的lcd顯示屏目前市場上的供需上大致維持平衡(平衡是相對的),報價相較于其它尺寸可保持相對平穩,但后續隨著大陸lcd顯示屏廠產能陸續開出,會對IT液晶屏的價格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壓力。目前中尺寸lcd顯示屏下滑壓力相對其他尺寸較小,穩定小幅下滑。
大尺寸的電視液晶屏是這一波lcd顯示屏報價回升主角,報價在7月見到低點后,價格一路回升上揚,但從11月份開始,隨著備料旺季結束,TV液晶屏的價格又出現回落,累計今年前十一月的平均跌幅達2位數,其中43寸價格今年以來跌幅22%, 49寸及50寸價格跌幅20%,55寸價格跌幅19%。
IHS Markit研究總監Ricky Park指出,像是液晶電視、監視器、可攜式電腦和智能手機等主要應用朝向大尺寸化發展,帶動全球lcd顯示屏需求持續成長,然而lcd顯示屏出貨的動能會在2019年放緩,預期這一波液晶循環低潮會延續到2021年。
對于平面顯示產業來說,2019年會是充滿挑戰的一年,一方面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影響之下需求放緩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陸lcd顯示屏新增產能進入投產高峰,使得產業會陷入供過于求的狀況。
lcd顯示屏廠明年報價將面臨更大壓力,未來3年整體lcd顯示屏市場將有可能呈現長期的供過于求狀況。
在供過于求形勢下,lcd顯示屏生產廠商積極調整產品結構。京東方等面板廠商減少32英寸等中小尺寸lcd顯示屏產量,同時增加5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lcd顯示屏的產量。此外,三星、LG顯示等韓國lcd顯示屏廠商積極推動lcd產能改造,規劃將部分液晶(LCD)產線改造升級為OLED產線。